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家校共育丨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家校共育丨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2022年06月23日 15:10:17 访问量:2159


6.26

国际禁毒日



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6·26”是国际禁毒日。为了促进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和引导孩子“拒绝毒品,健康生活”,共同传播禁毒知识,增强禁毒、拒毒、防毒意识,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希望您与家人共同阅读,积极投入到禁毒宣传教育队伍中来,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我们要终生远离毒品

必须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什么是毒品。毒品不是“有毒的物品”、也不是“毒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K粉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一定要让这句话像警钟一样在您耳边时常响起。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一辈子不沾毒品应该是做人的一条底线。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防止孩子上当受骗

      为了让孩子远离毒品,应当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教育。请您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教育孩子出门在外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任何食物、饮料等物品。

      2、留心观察。请您注意孩子平时的学习生活情况,在出现无故旷课、频繁伸手要钱、情绪焦躁不稳定、极度叛逆,或者发现锡纸、吸管等疑似吸毒工具时,要引起重视,提前预防。

      3、认真学习。请您带领孩子参加各类毒品预防教育主题活动,让孩子对毒品的危害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增强识毒防毒、拒毒能力。

      4、及时求助。请您教育孩子如果发现吸毒、贩毒等违法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或告知老师、家长。

永远不尝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千万不要相信“吸一口没事”,“吸一次不会上瘾”。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千万不要相信“我吸了不会上瘾,我吸了能够戒掉”,要记住“吸毒有如打开地狱之门”,任何人踏进去,都如同坠入灾难的渊。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千万不能借毒消愁

      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闷在心里,独自扛着。引导孩子去找父母、老师,以及那些坚定正直的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千万不要借毒解痛,借毒消愁。

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空虚、无聊、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是一部分人走上吸毒道路的原因。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在健康、充实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远离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人生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毒品。

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当前社会上一部分娱乐场所存在黄、赌、毒等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一旦走进去就有可能身不由己,陷入深渊。因此,要洁身自好,千万不要涉足那些不健康的场所。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希望您能做好孩子的表率,不从事毒品源植物的种植,不吸食不贩卖毒品,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如果孩子走上了歪路,吸食毒品,那我们的生活将失去色彩!毒品的残害更会导致国家和民族的灭亡!为了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筑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远离毒品!


耒阳市金华小学

2022年6月13日




-END-


图文 编辑 | 郑燕琴  

审定 | 曾先兆 邓立兵 王长青 朱建华  

发布 | 耒阳市金华小学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郑燕琴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湖南耒阳市金华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湖南耒阳市金华小学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湘ICP备17006445号-1
联系地址:耒阳市金华路北端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